两周前,我在 YouTube 上刷到博客作者,写作老师 David Perell 的一篇帖子,看完令我大吃一惊,简单来说,他因为 ai 而放弃了非常赚钱的写作课程。他说:
这场 AI 浪潮引发了我的存在危机。
先说点背景:过去六年里,我一直在教授写作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构建了关于如何写好文章的框架,并逐渐建立起了一位值得学习的优秀教师的声誉。部分因为 AI 浪潮的影响,我决定停止教学。自从关闭我的业务以来才过了四个月,但我已经无法想象再以过去的方式教授写作了。
原因很简单:非虚构写作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而我所掌握并以之为职业基础的许多技能正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。
我不想引用更多,因为帖子最后,他说这篇帖子也是用 ai 写的。但他想说的意思很简单,在非虚构写作方面,ai 已经全面超越了人类。
我同意在写作的某些方面,ai 的确远超人类的能力,比如写作速度、文法准确度、归纳概括的能力、根据提示词虚构写作的能力,等等。但以一个博客作者的身份来看待 ai 的话,我从没把它放在眼里,ai 无法成为博客作者,更无法替代我,我也永远不会因为 ai 的存在而放弃写作。
原因如下。
ai 没有观点
Ai 没有意识(至少现在),所以它没有观点。而博客是承载观点的形式,所以 ai 写不了博客。
举个例子吧。前天我在看一部叫做《横道世之介》的电影,由于情节不断在不通时空跳转,让我看得云里雾里,于是,我让谷歌最新的 Gemini 2.5 pro 模型帮我总结了一下这部电影。它的回答调理清晰,有理有据,甚至让我忍不住特地发了一条微博来称赞它。
类似这样的写作,我的确不如 ai,可能让我把电影再看个几遍,也写不出来如此全面准确的介绍。可是,这样的文字能构成一篇博客吗?可以是可以,但我相信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读。因为这些文字只是在陈述客观事实,并不包含任何主观的观点,所以也不带任何感情。
写到这里,我觉得 ai 似乎有点蒙冤,因为我的问题本来就不是问它的个人意见。于是我换了三个问题,继续问它:
你觉得《横道世之介》这部电影怎么样?
哪个情节最能打动你?
如果你想推荐这部电影给你的朋友,你会怎么说?
看到答案之后,我放心了,ai 还是不带任何个人色彩,只是在一本正经地回答“正确答案“(点击链接可以看到它的回答)。这样“正确”的文字,除非是解答我的困惑,没事干的话,我可不会主动去读,我相信其他读者,也不会有兴趣去订阅一个这样毫无主观色彩的博客。
而一个正常人的博客会是什么样的?如果让我写,肯定会写这部电影里最打动我的那个瞬间。这个瞬间可能只有我注意到,但当我告诉你为什么我会感动(我的观点),你也会感同身受。因为我们都是人类,彼此可以理解相互的情感。
Ai 既没有观点,也没有情感,拿什么写博客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