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的我,为了把工作生活分开,拒绝在 Obsidian 里写入工作相关的事情。现在的我,放下抗拒的情结,用 Obsidian 管理和记录工作,有条有理,得心应手。
我的这套系统没有参考别人,相信也不会与任何人雷同,如果你愿意读下去,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。我会分这四个方面来讲:工作日历、事项和待办、会议纪要、关机仪式。
工作日历
我的这套系统里,最核心,也最独特的地方,就是工作日历。为了将工作与生活分离,我使用单独的页面,当作工作日历。
先说说这个页面的特点吧。假设我的雇主是 XYZ 公司,我给这个页面起的名字是”XYZ tasks 2nd half 2025”。从名字你可以看到,这个日历页面的单位,是半年。一开始,我是以月度来记录,也就是说,每个月新建一个页面。不久我就发现,这样一来,经常需要新建页面,并且,需要查看跨月度的事件时,又需要打开其他的页面,甚是麻烦。后来,就把页面的跨度,调整为半年。
再讲讲页面的格式,这里需要用到一个叫做 Natural Language Dates 的社区插件。我给每一天分配一个二级标题,具体做法是,输入两个“#”号,然后按下“@”键,选择今天/明天,或者输入“dec25”,按回车,插件自动跳出那一天的日期格式。说到日期格式,我使用的是“yyyy-mm-dd”这样的格式。当我输入“@dec25”,按下回车,插件会填入完整的时间,为“2025-12-25”。于是,这个页面里,包含了半年的,以二级标题为一天的,工作日历。值得提醒的是,我不会预先为每一天创建二级标题,原因么,待会讲。
每一天到公司之后,我会打开电脑,连上显示器。我的主屏是一个24寸显示器,副屏就是笔记本的屏幕,副屏上,是全屏打开的 Obsidian,布局分为四栏,从左往右,第一栏是文件夹和收藏页面,第二栏就是工作日历,第三栏,是 daily note,也是我的间隙日历,记录想法和乱七八糟的事情,第四栏,是真正意义上的日历,以及“checklist”插件显示的待办事项。
由于永远有一块屏幕在显示,我翻看近期、未来、半年内的工作日历非常方便。
事件和待办
刚才说了,我不会主动去新建每一天的二级标题,如果某天没有特别的事情,我的工作日历里,不会出现这一天的二级标题。换句话说,只有当天有待办事项,或者预定好的事件,才会去创建标题,写下内容。比如,今天是11月15日,我计划在11月20日下午3:30拜访客户,这时我才会创建一个11月20日的标题,在下面写下:
3:30pm 和xxx一起,拜访xxx客户。
讲到这里,你已经可以知道我的工作日历里,事项长什么样了。我的排版顺序是,二级标题,事件,然后才是待办。每当我有需要去做,但今天来不及做,或者只能在某天去做的事情,我会创建明天的标题,然后在下面写下待办事项,按住“ctrl + 回车“,这时,Obsidian 会把这一行变成待办事项。如果还有更多的事情,在这一行的末尾回车,就能跳出一行新的待办事项让你输入。
每天下午四点,我都会查看一遍日历里所有待办事项,如果今天以及之前,有未完成的待办,我会剪切,然后黏贴到明天的标题下面,这也是我每天要做的”关机仪式“的一部分,待会再讲。


